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叶颢铭:公益服务、红色主题研学的脚步不停歇 当前通讯

来源:读创 2023-07-06 10:18:55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玉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它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我也会努力将这份使命与责任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初二学子叶颢铭荣获2023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后对记者说。他是深圳最年轻的环保志愿教师,也是一位胸怀家国情怀的鹏城少年,红、绿、蓝是他成长路上的色彩徽标,分别代表着赓续红色血脉的中国红、传递保护自然的生态绿、宣讲垃圾分类的环保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省文明办印发《关于2023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的通报》,全省40名学子荣获2023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深圳市有4名学子上榜,叶颢铭就是其中之一。

深圳是著名的志愿者之城,关心城市、关爱他人、成就自己的志愿文化吸引着众多朋友加入志愿者行列。“环保活动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知识,拓展自己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关心和奉献他人。”叶颢铭说。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环保志愿教师,叶颢铭热心投身环保自然教育和城市垃圾分类服务,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800多小时。他经常在深圳各大公园为大众讲解自然生态知识,多次参与深圳人居委、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华基金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并担任领诵、主持等,2019、2020年连续被深圳市人居委授予“优秀环保志愿教师”。

叶颢铭于2018~2019年连续作为代表参加南二外(集团)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少代会,先后提交“空中花园自然课堂”“校园垃圾分类”两项提案。作为学校首位学生领袖讲师,他为3至6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开设“向往的自然”劳动教育与垃圾分类课堂,讲授有机种植、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等课程,共授课50节;为了更好地传递环保理念和生态知识,他常利用放学后和周末、节假日的时间拓展生态环保知识、参加培训、积极备课、开展垃圾分类实践。

为积极推动深圳市垃圾分类的攻坚工作,他参加过深圳12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入户调研和30多次夜间垃圾投放督导服务,回收问卷900多份,用微薄的力量为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默默做着一点应有的贡献和社会责任。2021年寒假,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他穿起“红马甲”“绿马甲”,开启“红领巾在服务”行动,连续志愿服务20天。2022年,他在春节期间连续10天共20次参与社区护园清洁志愿活动。

“在学业比较繁忙的情况下,叶颢铭一直坚持做义工,让我们同学都感觉特别的敬佩。”叶颢铭的同学对记者说。

“作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就是爱自己的祖国。”谈及每年的红色研学,叶颢铭父母表示,带着情怀实地去触碰红色历史,更能使孩子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坚定一颗又红又专的中国心。“爱国是中国人的高尚情操,红色研学可以用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和文物等史料告诉他,民族复兴,吾辈要自强。”在叶颢铭看来,家国情怀与优良品德是成为“新时代好少年”的重要条件,而爱国,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

自2018年起,叶颢铭连续5年坚持在暑假进行红色主题研学,共前往83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学习。于2018年暑假开启北京等地区的“军事教育+”研学;2019年暑假开启“红色教育+”研学,行程贵州、湖南、山东等5省2市13个地区;2020年暑假开启“饮水思源+”研学,从深圳追寻到东江发源地寻乌,再到瑞金、兴国、井冈山、韶关等多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到之处真切缅怀,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立志做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国庆假期,他前往梅州、上海、嘉兴、北京开启“建党百年+重温历史”。

为实现共享共学,他将研学之旅的所感所学整理成视频材料在学校各中队巡讲,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让红领巾更加鲜艳,赢得了老师和队员们的一致好评。在叶颢铭心中,红色革命不仅是光辉历史,更是激励他不断前行的精神食粮,他热爱阅读革命历史和军事书籍,在观看《井冈山》《长征》《伟大的转折》《绝命后卫师》《换了人间》《跨过鸭绿江》等红色革命历史剧后,他开始学习鉴诵革命诗词,朗诵视频曾被选为空中课堂展示作品。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南粤少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深圳“新时代好少年”、深圳市“最美鹏城少年”、“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员”、“深圳市十佳少先队员”……叶颢铭一直努力把荣誉的光芒转化为前行的力量。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

返回顶部